江户秋日送飘带,寓意故乡是故乡。
——松尾芭蕉
皎洁的月亮在海上慢慢变圆,从遥远的地方我们分享这一刻。
——张九龄
一望无际,一望无际,一直到青山。
——种田山头火
青山一望无际,绿水悠悠。
——崔颢《舟行入剡》
孟浩然是早睡早起的鼻祖。
——水原秋樱子
春日的昏睡病不知不觉打破了清晨,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打扰了我的睡眠。
——孟浩然《春晓》
我会一直走,直到河水拦住我的去路,春天随着溪水的声音到来。
——种田山头火
有时去水的尽头求本源,或坐着看百变云的升起。
——王唯《终南别业》
扫院子里的雪,拿着扫把,忘了雪。
——松尾芭蕉
生活就像在雪地里飞行。
——苏轼《和子由渑池》
外面是俳句,里面是唐诗。
我们先来看这组日本俳句和中国唐宋古诗,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很高。
松尾芭蕉和种田山头火等人都是日本近代著名的俳人,他们的作品深受中国古诗特别是唐诗的影响。
追溯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有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驻唐朝使节晁衡(安倍忠马禄)和任远(天台宗创始人)到唐朝游览佛教,都证明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展览的总策划关怀斌曾在日本留学十年。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也是浙江省与日本静冈县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静冈县福井事务局、日本静冈县日中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中日艺术家作品展《青山3:唐诗之路》11月17日在浙江展览馆开幕。
这是继2020年底、2022年3月的两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后举行的第三届浙东唐诗之路展,也是一次跨国艺术展。
它将一直展出到11月26日。
本次中日艺术家作品特展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涵盖中国书画等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空装置、新媒体影像、建筑、公共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展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中国美院教授及日本静冈、东京艺术大学等70余位中日艺术家创作的200余件艺术作品。
开幕式前进行了专家参观。
可以看到,这次中日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围绕诗画、山水、佛道、禅宗等中日共同的文化主题,展现了东方诗性文化的交流和互通。
江峰书法
李书法
吴绘画
徐家昌国画
顾哲刚绘画
第一个单元《一条路到这里》,取自杭州景山寺的《小路》。它不仅具有旅途路径和思想的意义,而且追溯了景山千年寺禅茶道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渊源。
展出张耕源、童中焘、徐家昌、骆恒光、吴声、吴静初、杨西湖、李早、宋柏松、杉浦太奎(日)、顾哲刚(日)、文画(日)等中日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日本净次元老人书法
史真写寒山诗。
史真与景慈源的视频对话
第二单元《远上冷山》是本次展览的亮点。围绕“唐诗之路”这一主题,聚焦中日两国6组12位艺术家(王冬龄-坂口宽敏、卓-樱井隆萃、关淮滨-池田嘉人、李凯生-斋藤典彦、高士强-包克吉、石-井次元)。
这一单元也以AR增强现实的形式,在线上全景还原天台山的著名景观“寒岩洞天”,并以“寒岩洞天”为线上虚拟展示空间,展示12位艺术家的线上作品。
朱天台山书法《枕石》拓本
天台山黄庭坚《寒山诗》拓本。
第三单元“穿越山海”,以“穿越”作为文化交流的隐喻,主要展示中日两国青年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
摄影、拓本、新媒体等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中日两国当代艺术的活力。
日本的俳句和中国的古诗也以涟漪的形式展示在地面上。
在展览的最后,将展出两幅重要的书法作品。
中国明末清初的万寿禅寺(即径山寺)高僧费隐通容(1593-1661)《春秋五十仍寿图》和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名僧一休宗纯(1394-1481)《窗收梯叶众书滋 钵拾松花午爨香》并排悬挂,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两幅书法真迹均为首次展出。
一休宗纯也是风靡中国的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原型。
作为动漫大IP,一休的书法漂洋过海来到杭州,成为一大看点。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导览时,也重点介绍了这件作品,“我第一次看到一休宗纯的作品,就想到了四个字——见字如面。
书法可以展现一个人的书写状态和真实气质。休息之后的这件作品会让你觉得你见过这个人。他不仅很放松(轻松敏捷),还是个多愁善感的和尚。
关于寒山诗
第二单元《远至寒山》,取自唐代著名白话诗人寒山的名字。寒山又名寒山子。
在第三单元,也可以看到一件黄庭坚书法拓本《寒山诗》。
浙江天台不仅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而且天台国寺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
有“和合二仙”之称的寒山、拾得两位唐代诗僧就隐居在天台山寒岩,留下著名景点“寒岩洞天”。
寒山诗自北宋传入日本,对日本和歌、俳句、舞蹈、戏剧、绘画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中将寒山、王梵志、王绩三人并列为唐代的三位白话大诗人。
寒山的诗在20世纪受到日本学者的高度赞扬,并在日本再版。
20世纪50年代传入美国,风靡欧洲,影响了美国“垮掉的一代”。
可以说寒山的诗在英、法的影响力超过李白、杜甫。
延伸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日本追溯传统文化,就不得不在中国寻找宗祠。日本乐器尺八在杭州有祠堂,天台宗在天台有祠堂。
但是到了近代,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学习了西方的近代思想,跃升为近代强国。
近代日本浮世绘、日本美学对欧洲的影响也大大超过了中国。
日本的艺术设计将现代形式与冥想和沉默的核心相结合,产生了鲜明的日本风格。与日本相比,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普及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这源于我们的艺术,过于重视传统,缺乏和当代接轨。
愿我们通过这样的文化艺术交流,不要只关注“我们曾经有多强大”。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溯源,而是互相学习,文明互鉴,取长补短,走向未来。
箴言20:29强壮乃少年人的荣耀;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
小洋楼
《爱韩国:韩星韩影韩剧爱情全手册》(空网)一书
韩碟:不容错过的韩国电影(Dangdang.com当当网)
一本人文电子书《美国游记:一本给你提供美国全指南的书》(当当、喜马拉雅等平台)
我不是娱乐唱片:百人访谈(文化艺术/影视/音乐戏剧三部曲,当当、喜马拉雅等平台)
作品集《萧侃文选》和《微音随想》
自媒体:今日头条/新浪博客“杭州小洋楼”
微信官方账号的“人文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