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和学校录取线的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密切相关。
今年,在名校土木类专业录取线大跌的同时,师范类高校和专业延续了近年来火热的态势。赶上985。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安徽省2022年第一批本科院校信息发现,安徽招收公费师范生的11所高校最低分数线全部上涨。
在皖招收优师专项计划的14所高校的投档最低分排名,除2所高校略有下滑以外,其余12所均呈上升态势。如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理科投档最低分排名3186,比去年前进了847位;陕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理科投档最低分8292名,比去年提前1781名;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工程)文科投档最低分3072名,比去年提前2250名;西南大学(优秀教师工程)文科投档最低分排名2793,比去年提前2812位。
对于投档排名提前的原因,官网,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一篇文章总结:由于近年来国家对教师的培养政策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教师班的提前批受到考生的青睐,生源充足。 今年是国家实施优师专项计划的第二年,考生和家长更加深入了解优师专项招生政策,优师专项计划录取位次总体较上年有较大提升。河北的公费师范生竞争比往年更加激烈。
根据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批,大部分公费师范生专业招生最低分数线排名上升。 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公费师范)的理科最低分为603分,根据一分一段推算,最低分排名为8730位,较去年上升了3901位。 西南大学物理专业(公费师范生)最低分619。逐一计算,最低分4458,比去年高了4004。 在山东,多省高校公费师范生录取名额较往年大幅增加。 山东师范大学的公开录取信息显示,今年该校山东省属地方公费师范生录取最高分为607分,录取最低分为569分,录取平均分为585.82分,平均位排名为24009位。与往年相比,该校公费师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超过该校去年最低录取分数线43分,最低录取排名比去年高出6万多。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山东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平均录取排名首次超过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双一流”大学专业的最低排名。今年志愿参加山东普通班。 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报考山师公费师范生的考生来说,他们在院校层次上放弃了更好的选择。山东省公费师范生分数线的提高和计划名额的减少有一定的联系。
去年,山东省属公费师范生计划达5000个,而今年则减少到了1841个。 试点院校招生计划方面,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去年的公费招生计划均超过500人,但今年招生计划分别缩减至187人、183人、185人,缩减幅度可见一斑。 再看江苏。因为经济环境发达,教育资源丰富,没有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只有少部分乡村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名额。 今年,该计划由南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等九所院校组织培养,其中大多数定向地区的投档最低分及其对应的全省排名,较去年有明显上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投档方面,有的甚至超过了很多知名的“211”、“985”高校。
例如,今年物理科目类中淮阴师范学院06专业组定向无锡市江阴市的乡村教师投档线为599分,根据一分一段推算,对应位次是14349位。 这个分数比江苏物理本科高出170分,同时也高于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11”高校以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名校的最低分数线。 师范专业的火爆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 2021年天津提前批A段部分院校投档线中,华中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的最低分为692分,仅比北京大学低13分。 地处浙北小城的湖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胡远班)录取分数线比浙江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法学专业高出2分。 去年1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俞发友介绍,高考报考师范专业的前30%的学生比例从2018年的18.3%上升到2019年的33.4%。新教师岗位竞争明显增加,一些地区几十人竞争一个岗位成为常态。 持续高温的原因是什么?与教师专业录取线不断攀升相对应的是,近年来,我国考试报考人数持续攀升。
是通往教师的必经之路,无论是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想从事教学工作,当然需要。据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此前报道,近年来,国家教育考试招生规模不断增加。
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260万人,2017年达410万人,2019年则攀升至近900万人。此外,近两年的数据显示,2020年注册人数将达到990万人;2021年,报考人数突破1000万。
按此计算,5年来,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约飙涨了3倍! 同时,在一些地方的教师招聘中,也出现了很多国内外的名医。 比如,深圳几所超级中学吸纳了一大批清北毕业生。 其中,2019年10月,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了2020届拟录用毕业生名单。20名候选人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19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3人毕业于北本。 为什么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火?这一方面和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更多人追求稳定有关。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体制外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欢“体制内”或者稳定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稳定,薪资水平、社会地位也都在提高,所以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和教师热潮类似,编制带来的稳定和安全感是很多年轻人追求的重点。
今年以来,名校硕博士扎堆到浙江遂昌、江苏阜宁、广东和平等县城“体制内”单位就业的现象引人关注。同时,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也是“教师热”的重要原因。
去年年底,教育部公布《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为国家公职人员,规定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不得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国家要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和全国教师奖。牛凤瑞说,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是一个好现象。
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也会提高,我国人才的队伍建设也会有更好的基础。但也有人担心,近年来中国的出生人口一直在下降,出生人口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未来对教师的需求。
牛凤瑞说,至少在目前近期几年内影响不大。 另外,除了中小学和大学,教师还有教育和终身教育。另外,他们很多人现在还在大班授课。未来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还需要小班教学。 所以对教师的需求很大。区域差异大
虽然教师专业持续火热,但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教师的冷热程度差异很大。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一二线大城市中小学老师工作稳定、体面,薪酬待遇也不错,因此受欢迎。 相比之下,在一些经济发展滞后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教育行业的普及程度要低很多。 近日,县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县教育局针对广西南宁市宾阳县CPPCC委员吴晓燕提出的《关于稳定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议》提案的相关回复内容。 该答复表示,宾阳县教育系统教师岗位吸引力不强,人才引进效果不明显。据宾阳县教育局消息,2022年,该县计划通过双选会招聘250名聘期内应届高校毕业生教师。目前只招了147名教师,只完成了计划人数的59%,没有招到211高校毕业生,也没有招到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
我县计划通过公开考试的形式招聘中小学教师121人,目前最多能招聘到82人,仅完成计划数的68%。该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特岗教师”、“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强弱双语教师培养计划”的招聘力度,为农村学校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优先满足偏远农村学校教师补充需求,稳定小学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一些人口流入量大的城市也需要增加教师数量。 国家发改委最近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指出,要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权利,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 根据人口流动的实际情况,调整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教师名额,增加人口流入城市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供给。 牛凤瑞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我国教育以公办教育为主,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人口快速增长的地区,应该增加编制,人口流出的地区应该减少教师编制,但流出地区虽然教师编制减少,质量不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