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通过高考出国留学。美国心理学研究生申请是一个复杂且竞争激烈的过程,但对于那些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并希望在这一领域深造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
美国的心理学系分为至少二十个小类,主要包括认知、神经、社会、发展、临床和工业等几个大类。目前,认知和神经方向是主流研究领域,而咨询和临床方向几乎不招收中国学生。社会和工业方向虽然招收一些,但数量有限。而最受欢迎的是认知和神经方向,不过,即使在这些热门领域,只有少数大学会录取中国学生。
相比之下,美国前100名大学中九十多所都设有心理相关专业,而中国的心理学教育则显得落后。北大和北师大的心理学系是国内较为优秀的一两所,但是其他院校的心理学院数量很少,并且新成立的情况也很多。在未来,这将导致中国缺乏高端心理类人才,从而成为许多同学选择到美国攻读心理学博士或硕士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多年的经验,可以将申请者分为四类人:
北大、中科院、中艺等顶尖高校的心理专业毕业生,他们通常成绩优异,有一定研究经验,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性展望,因此申请成功几率较高。
其他院校心情好或有些基础但非顶尖高校的心理专业毕业生,他们可能没有第一类人的竞争力,但如果保证成绩优秀,再及早开始做一些专业研究工作,也还有可能申请成功。
理工科背景,不是正式的心理专业毕业生的学生,他们往往对心理学内容不熟悉,特别是在了解现代西方心理科学时面临更大的挑战。这部分没有专业背景的人直接申请心理Ph.D基本无望,而申请Master,如工业或者组织行为管理,则需要在相应研究或实习上投入大量努力。
文科背景,不是正式的心理专业毕业生的学生,他们组成最庞大的一群,因为他们对西方心理科学了解最少。在国内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将“psychology”简单理解为“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这导致很多文科背景的求职者认为自己可以轻松获得一份心脏相关工作。但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严重低估了西方精神科学领域的复杂性与理论性的要求。如果文科背景求职者决定继续追求此梦想,那么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学习是否适合,然后去选修数学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以便于进入这个紧密联系逻辑推导与统计分析的大门。此外,如果不愿意深入学习数学,可以考虑教育学或者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替代方案,它们同样使用到大量的人口动态知识,对于物理思维要求并不高,而且就业市场需求也不错。
总结来说,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以清晰认识自我,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计划,加倍努力才能实现梦想。不断进步,是通向美好的未来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