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薛涌踏足美国学府清华大学世界排名之下学业难度如何(9)

中国留美学生的学业和语言准备不足,给美国大学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挑战。美国教授们抱怨课堂上中国学生人数众多、英语水平有限,迫使他们改变教学策略甚至简化课程内容。有个中国学生在选修的第一堂课中只能听懂70%的内容,这在他看来已经是个不错的开始。他回忆自己刚到耶鲁时,只能听懂10%,两年后仍然无法完全理解。这让他明白了,即便是最好的开端,也需要时间和努力来逐步提升。在他的经历中,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一点点进步。

对于这些新来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在第一堂课就达到70%的话,他们应该非常适应,不用担心未来会遇到困难。但问题在于,如果班级中的绝大部分是美国本土生,剩下的几名只能理解70%的人或许不会引起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全班都是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那么即使每个人都能理解70%,老师也可能感到气氛不对劲,从而不得不调整教学方法。

虽然主张校园多元化与全球化,但美国大学应当以本地学生为主导。因此,选择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应该遵守这个原则,因为主要目的是学习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类知识。然而,如果一个学校里只有几个国际生,与成群结队的本国同学相比,他们是否会感觉压力过大?那些充分准备并自信满满的一些中国留学生至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美国教育体现出极度分化,有些精英学校如常青藤里的高材生确实表现出色,而一般大学的情况则各异。不论如何,每个班级总有一些优秀的本国人才,但是许多学员阅读、写作能力平平无奇。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40%左右的心理健康专家认为,40页以上阅读量一周将其视为“绕道”,因为它们不知道区别to和too、then和than。而且,这些学生成绩平庸,同时还要兼顾打工工作容易分心。

如果当地高中生能够建立起一定程度上的英语基础,并且乐于学习,对未来也有积极向上的心理预备,那么即使初次考入大学成绩并不理想,在这条道路上也同样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充足准备。我当年出国时坚持这样一种哲学:只有掌握一定数量读物之后,我才考虑针对考试做好准备;直至我的成绩稳定,我才决定申请留学。我宁愿晚两年出国,现在十七八岁的小朋友何必急着走呢?等你毕业,无人问及你的年龄,但所毕业院校以及所获得技能,则关系重大。当你能更好地利用美式教育资源时,你才能成为优等生,以此作为未来的阶梯。你只需有充足准备,就可以更好地吸收养分,最终取得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