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的历史悠久,其传奇来历与众多著名人物紧密相连,坐落于成都西南郊,环绕着北花潭、武侯祠,以杜甫草堂为望眼东临二仙庵。据传,宫观的起源可追溯至周朝初期,当时称之为“青羊肆”。三国时期,它被更名为“青羊观”,而到了唐代,则改称“玄中观”。在唐僖宗时代,这个名字又发生了变化,将“观”字改为了“宫”。五代时期,又一次地重回古旧名称——“青羊观”,而宋朝则恢复了最初的命名——“青羊宫”,直至今日。
此前,有两位皇帝曾亲临此地,这一历史印记深刻地烙印在青羊宫的传说中。然而,在明末,一场大火几乎将其摧毁,但幸运的是,大部分建筑是在清朝期间重建完成。今天游客们所见到的这座宏伟建筑群主要包括灵祖楼、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无极殿)、玉皇阁(斗姆殿)、降生台、说法台和唐王殿(紫金台),这些建筑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从南到北,从低到高依次构成了一条轴线上的景致。
每一处都是精心打造,不仅如此,铜羊、铜钟、铁鼎、铁花瓶和铁烛台等珍贵文物也在这里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此外,《道藏辑要》刻板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宝贵文献。在当今社会,作为成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即太上老君诞辰,也是人们庆祝春天到来的重要节日——花会。在这一天,文化公园不远处,就成为一年一度春节灯会和花会举办的地方,是成都人放松身心寻欢作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