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海鸥群体已远超10万人,而且增长趋势迅猛。海鸥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随着海外华人回国服务的形式日益灵活多变,海鸥这一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海鸥们频繁往返于中外之间,既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国外最新的技术和经验,又能及时了解到中国国内的需求,所以更容易找到自身能力与中国国内需求的契合点。许多海外人员徘徊于“归”与“不归”之间,主要是出于对自身事业再发展的空间、子女教育、回国后生活等实际问题而心有所虑。而且,对于已经在国外安家的人员来说,像海鸥一样的生活方式能使他们兼顾家庭与事业。对国家来说,海鸥们能够给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源源不断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积极流动。 海鸥真正大量涌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尤其市场经济确立之后,并在中国入世后而进入热潮。根源就在于市场经济强调人才能够跨国籍、户籍的流动,全球化带来的跨国贸易以及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与跨国外企的走进来,也产生了工作需要跨国流动的客观要求,而海鸥们又具有国际化的天然优势。由于他们接受了西方教育和海外背景,海鸥精英在引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征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际化的过程中,为海鸥精英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契机。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真正是:海鸥飞处彩云飞。 海鸥的非常特性 海鸥群体具有非常性。海鸥们大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精通外语,拥有多国居留证件,具有跨国界的操作处理能力,这些通常被看作海鸥的显著特征。同时海鸥生活具有非常不确定性。一年中半数时间在国外,另外半数时间在国内。 不是在飞翔就是在倒时差 海鸥最大的特点是在飞翔,为了工作,他们常年往返于世界各地,所以常年会处于倒时差的状态。最具有挑战性的时差是白天与黑夜的完全颠倒,12 个小时!如中国飞往美国东部。也就是说从中国飞到美国,可能正是中国的半夜12 点,应该在梦乡里,那当地正好是中午12 点,是工作的时间,连续24 小时都处于白天,要顶着睡意去见客户。而到了美国的晚上10 点时,你的生物钟还处于中国的上午10 点,还睡不着。生物钟紊乱使身体和精神不胜其苦,只能快速强迫身体重新适应。 护照如车票 对于经常往返于中外之间的海鸥们来说,出国手续已经不是问题。他们手中持有美国、加拿大、欧盟、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次往返签证或签注,由于他们频繁飞进飞出,有人一年要更换两次护照,一本本旧护照上贴满了各国花花绿绿的签证及印章。他们时常要携带新旧两本护照出入境,因为旧护照上可能还有有效v i s a。早上还在中国的某个城市,晚上可能就在彼岸别国小城的餐厅里大快朵颐。 以酒店为家 不是所有海鸥们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住所,家人在国内或在国外。有些纯工作的海鸥,更多是要住在酒店,甚至在酒店的时间多于家中。至于自己的家,可能是长期处于空巢状态。除非是和家人一起回来或是出去度假时才会住上些日子。 MONEY 铺路 常年人在旅途,海鸥们口袋里的银子“捐”给了航空公司不少,无论是飞欧洲还是北美,往返机票都要动辄几千上万元,如果两三个月飞往国外一次,一年累计下来,光买机票的钱也要花掉好几万人民币,这还不算住宿和其他的费用。长此以往,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的“捐”,“钱”途可见一斑。 语言切换 对海鸥们来说出国不只要倒时差,还要倒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诸多国语言在海鸥们的嘴里如同母语般流利熟练,身抵何地,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地转为当地语言了。大脑很自然地用另一种思维去思考问题,且任意切换如电脑输入法。这样的工作方式促进了海鸥们的事业发展和中外交流,缩小了东西方的差距。比语言更深层次的是进入背后承载的文化,只是只有生活的此时此地才能体会的,非感同身受不能言传。 没有节假 中国有长假的节日有春节、十一、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西方则有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狂欢节等全国放假的节日。但由于海鸥们工作的不固定性,国内放假时他们也许在国外工作,享受不到中国的假期。遇到外国人的假日,不用工作了,可以休假回国,可是国内又不过这样的节,不放假。渐渐地,海鸥们对节日的概念已经模糊了。尤其是在国外住久了的海鸥们,中国传统节日如果不刻意去记的话,很容易被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