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剑桥赛艇对抗,160年传承的爱恨交加。自1829年创立至今,只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暂停举办,今年已是第160届。沿着伦敦西部帕特尼逆流而上的莫特莱克赛道,全长4英里374码(约6779米),每年的比赛都吸引了数十万人潮涌动。
在这场历史悠久的对决中,牛津与剑桥展现出了学术界以外的激烈竞争。在1856年被定为年度赛事后,这一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除了体育领域的较量外,它还成为了两校之间情感纠葛的一种表现形式。
爱恨情仇,是描述牛津和剑桥关系最合适的话语。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相互看不惯对方,同时也体现在无法完全脱离对方。这种矛盾心理和纠结状态,使得这一关系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然而,即便如此,这并没有阻碍他们在实践中继续这个传统: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在学术领域以及体育竞技场上,他们不断地展示着彼此间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力量。特别是在每年的划艇比赛中,他们以8人单桨赛艇迎战,从Puntny到Mortlake,一路逆流而上,全长6.8公里,每一次都是心有余悸又充满期待。
2014年的比赛,在4月6日举行,以牛津队获得胜利结束。这次比赛中的选手平均年龄26岁,身高190cm;而剑桥队则平均年龄24岁,身高197cm。不过,由于某名剑桥队员掉入河中,该轮冠军依然归于牛津队。此时距最初由两个查尔斯好友发起的玩笑已经过去了近200年,但这份友谊与竞争却如同火焰一般持续燃烧,不熄不灭。
说到底,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难免会有一些无解之谜。而对于那些曾经在哈罗公学相识、分别就读于牛津和剑桥的人来说,那段初次划船的心意,就像一抹温柔的情愫永远留在记忆深处,而那之后的一切,无论输赢,都只是它背后的故事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