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卡斯尔大学探寻华人家族史迹赴澳移民庆祝200周年华诞

【留学资讯5月17日电】19世纪末,数万华人在澳大利亚北部奋斗,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当地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天,随着华人赴澳移民200周年之际,一些澳大利亚华人正在挖掘家族档案,以此分享他们的故事。

岁月流转,当我们回望历史时,不禁感慨万千。移民之路不易,但他们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澳大利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吃尽苦头”,70岁的华裔曼伊·林弗看着照片,回忆起了历代移民澳大利亚的亲戚中的第一人,“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林弗从餐桌上的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1907年的旧移民文件。在一张照片中,一名身着中式裙装的年轻女子凝视着镜头——年龄:29,体型:瘦,头发:黑色,国籍:中国。这份文件让林弗的曾祖母于兰馨得以在3年内免于接受常被用来排挤非白人移民的听写测试。

日前,《纽约时报》报道称,对于熟悉澳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人来说,这段时间是一个苦乐参半、永远无法停止被重新诠释与讲述的话题。

1901年,通过《移民限制法案》, 澳大利亚规定了对入境者的语言测试。直到1975年,《反种族歧视法》出台后,由于法律保障,全体居民包括各族裔都获得平等待遇。此后,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大门逐渐向来自东南亚和香港的人敞开,使得华人的数量再次增长。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即使是2400万人口的小邦,也能成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与这多元化和努力无关;而120万左右居住在国内外的大洋洲华侨群体,则成为了国家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千慧女士作为参与政治事务的一个典范,她希望更好地服务社区,并推动更多同胞加入政界,为社会多元化作出贡献。而陈青松主席则强调,要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和团结精神,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正义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2018合欢奖评选仪式揭晓,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国际学生、年轻专业人才及商业企业家领域有杰出表现并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新南威尔士州州长代表表示,这个盛会展示了国际学生、青年专业人才以及商业企业家的社区精神,以及表彰这些青年对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一次特别意义重大的活动。

融入当地生活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而是两者相辅相成。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澳文化交流的桥梁,用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己对于两个国家之间深厚友谊的情感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