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资讯5月17日电】踏入19世纪末,北澳的土地上活跃着8至10万华人的身影,他们以辛勤的汗水为当地带来了繁荣与发展。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感慨于那些先行者与开荒者的艰苦奋斗。
在这一年里,即将迎来华人赴澳移民200周年纪念之际,不少澳大利亚华人正致力于挖掘家族档案,以此向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观众讲述他们独特的故事。
岁月如流沙,当我们清理尘埃,对比今日在澳华人的新面貌、新成就,不禁心生感慨。移民历史中的苦乐参半,是一段永远无法停止被重新诠释与讲述的话题。
早在1901年,第一届联邦议会通过《移民限制法案》,规定了对华人的语言测试,这一政策让很多华人自知难以融入,便选择回国,而后几十年间,白色 澳政策确立,使得许多希望留下的又不得不离开。
直到1975年的《反种族歧视法》出台,将改变了这一局面,该法律不仅保障了平等,还提升了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信任。在70年代中期开始接受东南亚、80年代香港及90年代大门打开,再次成为优选地之一。
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400万的人口使得澳大利亚跻身世界第12大经济体,其中120万华侨、 华人活跃各行各业,中文已成为第二大使用语言,更是推动“汉语热”的兴起。
费晟研究员指出,在近代变迁中,赴奥移民是社会经济变化见证者,并且最近几年,有力的融入,为技术移民提供重要来源,加速社会活力,同时显著拉动经济增长。杨千慧市长候选人则是参与政界的一例,她希望激励更多后辈参与政治进程,让多元文化更加平等繁荣发展。
陈青松主席提到,如今更重视利用法律工会保护权益,与新南威尔士州总工会结盟,加强沟通桥梁;定期举办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培养维权意识。此外合欢奖评选展现事业成就对社会贡献,为青年奋斗提供平台和认可。
新时代,在澳华人们既要说好英语,也要积极参与主流社会活动,与不同观念持尊重包容态度。当他们的声音被听到,那么自然而然地融入便可。而黄向墨认为,要珍惜多元文化政策,并牢记历史居安思危,一同共创一个更加平等、包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