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资讯5月17日电】踏入19世纪末,北澳的土地上活跃着8至10万华人的身影,他们以辛勤的汗水为这片土地添上了繁荣与发展的色彩。如今,这些开荒者和先行者的后人正展开一场家族档案的挖掘之旅,以此向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讲述他们丰富多彩的故事。
时间流转,每当我们抚平历史的尘埃,仰望今天在澳华人的新面貌、新成就,不禁感慨万千。移民历程苦乐参半,一代又一代华人在这里寻找梦想,也在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
70岁高龄的曼伊·林弗,她看着照片回忆起了祖辈们迁徙到澳大利亚的情景。“我们吃尽苦头,但没有做错什么。”她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1907年的旧移民文件,那是一张年轻女子凝视镜头前的照片——年龄29,体型瘦弱,头发黑亮,国籍中国。这份文件让林弗曾祖母于兰馨得以免受常被用来排挤非白人移民的听写测试。
《纽约时报》报道称,对于熟悉澳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人来说,这段过去是一个既苦又乐、永远无法停止被重新诠释与讲述的话题。1901年,当第一届联邦议会通过《移民限制法案》时,无数华人自知艰难,大多选择回国,使得华裔人口大幅减少。
直到1975年,《反种族歧视法》的出台,为所有澳大利亚人无论种族、肤色或信仰都确立了平等。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法律提升了各族裔间相互信任关系。而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期对东南亚地区开放,以及80年代接受香港居民,并且90年代进一步放宽政策, 澳大利亚再次成为一个吸引着众多华人前往的地方。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其中各少数族裔尤其是120万左右活跃在各行各业中的华侨 华人功不可没。中文已经成为第二大使用语言之一,而中澳交流日益加深,更是激发了一股“汉语热”。
费晟研究员指出赴奥地利的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见证者。他认为最近几年,在投资、文化、科技等领域有所贡献,是技术移民重要来源,对经济拉动明显。此外,如杨千慧市长选举海报遍布墨尔本唐人街,她希望更多后辈参与政界活动促进社会平等和繁荣发展。
如今更团结也重视利用法律工会力量保护权益,如陈青松表示,与新南威尔士州总工会合作定期举办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培养维权意识。而2018合欢奖评选启动仪式展示国际学生商业企业家精神,同时表彰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事迹。
融入当地同时保持传统,如肖柔提到的主动交流尊重不同观念;黄向墨强调珍惜多元文化政策并牢记历史居安思危携手共创更加平等包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