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挖掘家族档案赴澳移民200周年奥斯陆大学铸就辉煌记忆

【留学资讯5月17日电】19世纪末,数万华人在澳大利亚北部奋斗,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当地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天,随着华人赴澳移民200周年之际,一些澳大利亚华人正在挖掘家族档案,以此分享他们的故事。时间静好,我们拂去历史尘埃,看向今日在澳华人的新篇章、新成就,不禁感慨万千。

移民历程,既苦又乐

“我们吃尽苦头”,70岁的华裔曼伊·林弗看着照片回忆往昔,“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林弗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1907年的旧移民记录。在一张照片里,一位身着中式礼服的年轻女子凝视镜头——年龄:29,体型:瘦,头发:黑色,国籍:中国。这份记录让林弗曾祖母于兰馨得以免受常被用来排挤非白人移民的听写测试。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对于熟悉澳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家庭来说,这段过去是永远无法停止被重新诠释与讲述的一幕。1901年,澳大利亚第一届联邦议会通过《移民限制法案》,规定入境者要接受语言测试。如果不通,便换一种欧洲语言直到通不过。

“白 澳政策”确立后,大多数华人自知艰难,大多回国,使得华裔人口大减。不过1975年,《反种族歧视法》出台,为全体平等提供法律保障,从而提升了各族裔间相互信任。此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90年代, 澳大利亚逐渐开放对来自东南亚和香港的人才流动,其经济实力也因此增强。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加上各种少数族裔努力与奉献,现在有2400万人口的人口使其成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之一;其中120万 华侨及華人活跃各行各业,其中文已成为次大的使用语言,与中国交流日益深入,如今正是“汉语热”的时候。

主动作为成果显著

“当地对中国态度经历转变,从抗拒到嫉妒,如今逐渐变为接受。”悉尼商场导购简说表示:“这两年,我国影响力的认可度提高,我们不再只是跟随,而是有自己的‘新生活’。”

研究员费晟认为赴澳华人的迁徙,是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变迁见证者。最近几年,在投资、文化、科技等领域都有贡献,并成为技术移民重要来源增加社会活力,对经济拉动明显。在墨尔本唐人街,有海报支持参选市长杨千慧,她希望参与更多后辈,让更多参与政界促进社会平等和发展。

如今更团结,更重视利用法律保护权益。总工会主席陈青松表示,与新南威尔士州总工会结盟,是有效沟通桥梁定期举办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培养维权意识。而政府肯定了这些成就,在2018合欢奖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表彰青年事业和对社会贡献。

融入当地保传统

新时代,在奥斯陆大学学习的小肖柔谈如何融入她说:“最重要的是说好英语。如果沟通有障碍,就无法融入主流。”除了积极参与推进法令外,当遇问题时应站出来斗争。当所有声音被听到,即自然融入主流。但黄向墨提醒,无论何时,都需牢记历史居安思危,与其他族群携手共创一个更加平等多元包容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