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资讯5月17日电】19世纪末,数万华人在澳大利亚北部奋斗,为当地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今年,华人赴澳移民200周年之际,许多澳大利亚华人正在挖掘家族档案,以便分享他们的故事给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观众。岁月流转,当我们清除历史的迷雾,对比现代在澳华人的新面貌、新成就,不禁感慨万千。
移民历史:苦乐参半
“我们吃尽苦头”,70岁的华裔曼伊·林弗看着照片回忆起了历代移民澳大利亚亲戚中的第一人,“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林弗从餐桌上的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1907年的旧移民文件。在一张照片中,一名身着中式裙装的年轻女子凝视镜头——年龄:29,体型:瘦,头发:黑色,国籍:中国。这份文件让林弗的曾祖母于兰馨得以在3年内免于接受常被用来排挤非白人移民的听写测试。
日前,《纽约时报》报道称,对熟悉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人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苦乐参半的谜,让他们永远无法停止重新诠释与讲述。1901年,通过《移民限制法案》,法案规定入境者要接受语言测试。如果一种语言通不过,可换另一种直到通不过。
“白澳政策”后,大多数自知艰难的大量华人回国,使得华裔人口大减。不过,从1975年的《反种族歧视法》开始,该法律首次以法律形式确保所有平等不分种族、肤色与信仰,加强了各族裔间相互信任关系。
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受到了来自东南亚及香港人的影响,使得Australian成为再次欢迎华人们迁徙之地。根据统计局最新数据,在2400万人口中的120万 华侨/ 华人活跃于各行各业,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中文已成为第二大使用语言,与中国交流不断加深,如今正逐渐变为对话。
主动作为 成绩斐然
“当地对中国态度经历转变,从抗拒到嫉妒,如今逐渐变为接受。”简说表示:“这两年,我们不再只是跟随,而是有了自己的‘新生活’。”
费晟认为赴奥瓦人的迁徙见证了近代社会、经济变革。他提醒,要积极参与推进有利于自己群体的事宜,并且保护自身权益。当更多的声音被听到,就自然融入主流社会了。而黄向墨则提醒社区必须牢记历史,与其他族裔携手并进共创一个更加平等、多元和包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