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资讯5月17日电】19世纪末,数以万计的华人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奋斗耕耘,为当地经济繁荣贡献了宝贵力量。今年,华人赴澳移民历史迈入200周年之际,许多澳大利亚华裔正在翻阅家族档案,将他们的故事传递给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听众。
岁月如流,当我们回望过去,与今天在澳华人的新篇章、新成就相比,不禁感慨万千。移民历程充满苦乐参半。
“我们吃尽苦头”,70岁的曼伊·林弗看着照片,回忆起了开启一代又一代华人前往澳大利亚足迹中的第一人,“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林弗从餐桌上的文件中抽出了一份1907年的旧移民记录。在一张照片中,一位身着中式长袍的年轻女子凝视镜头——年龄:29岁,体型:瘦弱,头发:黑色,此外还有国籍标签——中国。这份记录让林弗的曾祖母于兰馨得以避免接受常被用来排挤非白人移民的心理测试。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对于熟悉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家庭来说,这段往事既是苦难也是传奇,是永远无法停止被重新解读与讲述的事迹。
1901年,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移民限制法案》,规定入境者必须接受语言测试。如果不能通顺表达欧洲语言,即便是英文,也可能会换试其他一种语言,以至于无法通过。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白澳政策”,使得很多华人自知无路,只好返回故乡,而留下的華裔人口大幅减少。
直到1975年,《反种族歧视法》实施,它首次以法律形式确保所有澳大利亚公民不分种族、肤色或信仰,都享有平等权利。此后,该法律不断完善,为各族裔间增进相互信任奠定基础。随着时间推进,从东南亚、香港及其他地区涌来的新一代 华裔加入,使得Australia成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并成为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舞台。
现在,在主动作为下取得成绩的一批先行者们,如杨千慧市长候选人的海报在墨尔本唐人街橱窗上闪耀,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激励更多后辈,让更多华人才能够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加速社会向更平等、多元和繁荣发展方向前进。而像陈青松这样的领袖,则致力于利用法律和工会力量保护同胞权益,他们不仅团结起来,而且更加重视维护自己所处位置的地位和尊严。
此刻,在这个新的时代里,那些来自中国的人们正成为连接两国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承载着对家园深厚的情感,还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同时保持并传承自身文化特点,他们是促进双方理解与合作的桥梁,是友谊共享资源。而那些选择留在这里追求梦想的人,如肖柔这样努力学习英语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人,他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现实,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适应且成功融入这片遥远而美丽的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