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资讯5月17日电】19世纪末,数万华人在澳大利亚北部奋斗,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当地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天,在华人赴澳移民200周年之际,许多澳大利亚华人正在挖掘家族档案,以便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观众分享他们的故事。
岁月沉淀,当我们回望历史,对照今日在澳华人的新面貌、新成就,不禁感慨万千。
移民历程苦乐参半
“我们吃尽苦头”,70岁的华裔曼伊·林弗看着照片,回忆起了历代移民澳大利亚的亲戚中的第一人,“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林弗从餐桌上的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1907年的旧移民文件。在一张照片中,一名身着中式裙装的年轻女子凝视着镜头——年龄:29,体型:瘦,头发:黑色,国籍:中国。这份文件让林弗的曾祖母于兰馨得以在3年内免于接受常被用来排挤非白人移民的听写测试。
日前,《纽约时报》报道称,对于熟悉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人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苦乐参半的事实,无论如何也不能停止被重新诠释与讲述。
《反种族歧视法》的立法后,大多数华人们自知处境艰难,大多选择回国。直到1975年,该法律首次以法律形式确保了全体 澳大利亚人的平等权利。该法律在接下来的年代提升了各族裔间相互信任。
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90年代期间,有来自东南亚和香港的人加入到了这个故事里,而现在,他们不仅是开荒者,也是社会贡献者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由于这些少数族裔努力,如今 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并且正逐渐认可并欣赏这些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主动作为成果丰硕
“当地居民对中国态度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从抗拒到嫉妒,如今逐渐变为接受。”位于悉尼商场工作的一个女孩简说表示:“这两年来,我们逐渐融入 社会,不再只是跟随,而是有自己的‘新生活’。”
研究员费晟指出,赴奥洲 华人就是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变化见证者。不久前几年的积极融入,以及科技投资等领域都有显著影响,使他们成为重要技术迁移来源,为增加 社会活力以及拉动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墨尔本唐街上的海报展示杨千慧竞选市长,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后辈参与政治进程。她致力于促进社会平等、多元化和繁荣发展。此外,还有一些组织如总工会帮助保护他们权益,并教育年轻一代关于维权意识。
此刻,在政府肯定下,有越来越多优秀青年获得合欢奖,这是表彰其事业成就及对当地社区贡献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展现国际学生、专业人才及企业家的精神象征。此外还有更多项目旨在增强文化交流之间共享资源,比如通过英语沟通更好地融入社群,同时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