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想象过在伦敦国王学院体验那样的美国大学生活

在美国的小镇生活,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习惯于城市生活和方便的公共交通。来到美国的小镇,可能会感受到与思乡一样缓缓蔓延开来的不适感。小镇可能很偏远,离最近的大城市有好几个小时的车程,只有一条街,有一家理发沙龙和几家零散的小餐厅。校园生活重心在学校里:食堂、图书馆学习、同学房间party、大草坪野餐飞盘。一到周末,要去远处吃饭逛街,还需依赖有车的同学和提前计划。

穿着打扮,在看过美国电影或电视剧后,你可能会觉得美国人开放而衣着暴露光鲜亮丽。但踏入大学校园,你会发现盛装打扮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校园学生穿着最常见的是校名标识T恤或连帽衫及牛仔裤,一年四季都是人字拖或冬天雪地靴,他们追求舒适随意,有时看起来邋遢也无所谓。如果精心打扮出门,一定有人赞叹并询问是否重要场合需要出席。

喜爱免费食物,当Ben Jerry’s冰淇淋店免费送冰淇淋时,你会看到队伍像龙一样排列。而且你会震惊地发现镇上原来多数人平时不知藏匿何处,只有当有免费活动出现才聚集。这也同样适用于学校里的免费食物活动,即使只是pizza和可乐,因为噱头吸引了大量参与者。

健康饮食,对于饮食健康追求很多美国人非常注重,从热量摄取到营养搭配,都做考究。在健康饮食中,沙拉吧和三明治吧总是人满为患,可以自己选择符合口味的健康蔬菜沙拉冷三明治,同时可以选择维他命水果汁,每道菜肴卡路里都标注给大家参考,有认真同学还记录每日摄入卡路里以保持健康营养习惯。

学习认真努力,不少人认为美国教育是快乐教育,但实际上大学课业繁重,不少学生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完成大量作业参加课外活动。在美大学,上课出勤率高,每节课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逃课现象少见;课后学习也是重要部分,凌晨图书馆常见用功学生敲击键盘写论文;考试期间更是争分夺秒地吸收知识,甚至图书馆打地铺的人也不乏其数。作为中国学生,这种压力又如何呢?

最后,无论对小镇生活对美式教育有什么迷思,不要带太多偏见,看待这些事物,以包容之心融入新环境新社会。你将如何面对这些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