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都好奇美国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位在美国游学的学生是如何体验到中美课堂差异的,让他来告诉你美国课堂和中国课堂有什么不同。每天早上的上学时间,美国通常是8:30,而国内则是八点,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要在七点左右到教室,七点多开始上早自习,到八点开始上第一节课。所以,我们把中国学生的起床时间定为六点,洗漱、早饭、出门去学校,这是一个普通学生的早上时间安排。而在美国,我们可以把起床时间定为7:30,因为只需要在8:00之前进班,就能参加正式的上课了。
到了上课的时候,在中国老师通常会照本宣科,将数十年不变的教材讲给我们听。而这些教材几乎是不变的,我有个亲身经历,在初中时我的老师经常参与编写高考题目,他们也参与判卷工作,所以我知道那些题型和难度。我还记得,那时候做卷子和看题已经能够判断出这个问题来自哪个地区、哪个时期,以及该类型的问题。我甚至可以拿几天前的卷子,从容地抄完所有可抄部分。
相比之下,在美国,每个教室都是一个开放式办公空间,可以说老师就在那里办公,而学生们就在那里学习。这样一来,如果这是一个写作或阅读课程,你一走进教室就会看到贴满了同学们写作成果和自己设计故事分析图,还有他们在课程中的发言留下的作品,即使你只是短暂参观,也能感觉像融入我们的语言学习环境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同于中国那样由教师提供答案,然后让学生复制下来并背熟,再抽查未背熟者罚抄;而是在美国,老师会给予自由思考答案,然后展示正确答案,并且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这意味着考试时,他们也会用自己制作的小组展示作为答题材料。
此外,在中国,我们习惯于将知识死记硬背,同时还要处理大量额外练习,以准备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在英语科目尤其如此,它更倾向于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探索。而对应地,在 美国,他们鼓励英语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故事结构、人物特征等,并分组展示他们自己的解读。此外,他们也有助手分配成绩,而不是仅凭教师提供标准答案。此外,当期末考试时,他们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笔试部分,而是要求撰写自己设计的小论文或者PPT总结等项目,这些都是与所学内容相关联。
最后,对于教育风格,一般认为中国教授更严肃,更注重纪律控制,上课期间不会浪费太多时间讨论非课程相关的事项。相反,国外教授往往以开玩笑开始授課,有时候会直接称呼“xx同学,我爱你”,这种文化差异虽然显著,但却带来了温暖感人的交流氛围,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瞬间缩短跨越海洋进入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