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游学记中美课堂对比新篇章

爱丁堡游学日记:中美课堂对比新篇章

很多学生都好奇美国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位在美国游学的学生是如何体验的,让他来告诉你美国课堂和中国课堂有什么不同。每天早上的上学时间来说,美国通常是8:30,而国内则是在七点左右到教室,七点多开始上早自习,八点正式上第一节课。所以,我们把中国学生的起床时间定为六点,洗漱、早饭到校为七点。进班交作业,然后开始上早读。这是一个普通学生的早晨安排。而在美国,我们学校的上课时间为8:30,所以,你只需在八点半之前进班就好,之后就是正式的上课,所以,我们可以把美国学生的起床时间定为七点半。

到了上课的时候,在中国通常是班主任看早自习,然后任课教师近班讲授。老师照本宣科,把讲了数十年不变的话题给我们讲。而在 美国,每个教室都被装饰得五彩缤纷,可以说老师在教室里办公,学生也就在那里学习。在写作和阅读教室里,你一进门就会看到贴满了同学们写得文章、自己设计故事分析图,以及做过课程讨论留下的作品,即使你只是短暂停留,也会感到融入我们的语言学习环境,就像去化学实验室或者生物实验室听課會效果更佳。

在教学方法方面,一般情况下,在中国老师会给出正确答案,并让我们抄录并背熟;而且,有时还会抽考,没有背熟的话,还要罚抄。但是在美國,不仅不会直接提供答案,而且还鼓励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分工展示,而考试时答案就是他们自己做出的。在期末考试中,他们可能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还有自己的设计项目和总结,这样的综合性任务考查的是他们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

此外,在教学风格方面,一般来说,在中国老师说话严肃,用官方语言快速传达信息,但没有太多笑容与玩笑;而国外教师则经常用开玩笑来打破气氛,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比如说“xx同学我爱你”,这样的开放态度让师生间形成了一种温暖的情感交流。

综观两者,不同国家教育体系展现出了各自独特之处,无论是起床时间、教学方式还是师生互动,都反映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此次爱丁堡游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差异,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两者的共同目标——教育终究是一种跨越文化边界的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