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游学笔记中美课堂的异同之旅

很多学生都好奇美国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位在美国游学的学生的亲身感受是如何的,让他来告诉你美国课堂和中国课堂有什么不同。每天早上的上学时间来说,美国的上学时间通常是8:30,而国内则是八点,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要在七点左右到教室,七点多开始上早自习,到八点开始上第一节课。所以,我们把中国学生的起床时间定为六点,洗漱、早饭到校为七点。进班交作业,然后开始上早读。这是一个普通学生的早上时间安排。而在美国,我们学校的上课时间为8:30,所以,你只需要在八点半之前进班就好,之后就是正式的上课,所以,我们可以把美国学生的起床时间定为七点半。就这方面,我们中国学生睡眠质量也受到影响。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解释有何隐患。

到了上课的时候,一般都是班主任看守着早自习,然后任课教师近班来讲授课程。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不管是初中的重点校还是其他学校,老师们照本宣科,把讲了数十年的教材给我们讲。这意味着这些内容几乎不变。我所经历的是一个重点中学,其老师们经常参与中考出题工作或判卷,这些资历较深的人员更可能成为判卷人。而我们的老师经常说的就是,这些东西我都教了十几年了,也会拿一些以前老题进行整改然后再让我们做,以至于到了初三毕业前,我做卷子、看题几乎可以知道这是哪个区某个时期某类型的问题!然后拿出几天前的卷子,从容地把能抄得上的都抄上了。

相比之下,在康奈尔大学,每一节课程都会被精心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一旦进入教学楼,你就会发现墙壁贴满了同学们写下的文章、自己设计故事分析图以及留下的作品,即便你只是短暂访问过这个地方,也会尽力将其装饰成与你的语言学习相关联的一间小屋。这不仅促进了互动,还使每个人感觉自己即刻融入其中,就像化学实验室或生物实验室听課一样效果更佳。

当我的导师带我参观英语语文课程时,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差异。在中国,由于考试压力极大,对答案和要义往往通过黑板迅速展示,并要求准确复制。此外,每个科目通常会有一份庞大的阅读材料,而且期末考试前必须背诵大量内容,以及例题等,以达到总共约1万字水平。而理科则涉及大量死记硬背和奥数辅导,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极其繁重和单调。

然而,在康奈尔大学的情境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种更加开放式且鼓励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语文课程中,没有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团队合作讨论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故事结构、人物特征等问题。此外,他们还允许使用PPT等现代工具进行呈现,并强调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分数而非最终结果。当他们准备期末考试时,他们不会简单地复制老师提供的小册子,而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撰写论文或完成项目。

最后,当谈及文化差异,我注意到两国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在中国,教授通常以官方严肃且准确无误的声音快速传达知识,同时保持纪律严明,不太注重闲聊。但是在康奈尔大学,我见证了一种更加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其中老师并不害怕与他们用幽默打破冰山效应,为任何人开玩笑,或许表达爱意,从而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无论是在哪里说出口,都散发出温暖和包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