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以西64英里处的考纳斯是一个人口不到50万的小城市,往往被忽视。但对于知情者而言,它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建筑与里加的新艺术风格宝石或塔林的哥特式美景一样有价值。在2023年末,教科文组织将现代主义考纳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于2022年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称号,这一点得到了验证。
1920年考纳斯成为立陶宛临时首都后,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建筑的黄金时代。然而,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调查显示,考纳斯能够在不背弃过去的情况下拥抱进步。现代主义在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新拜占庭式建筑的出现下蓬勃发展,将当时的风格与立陶宛丰富的乡土风格融为一体。
要深入探索这座城市的建筑亮点,您可以花一整天时间步行游览考纳斯的心脏区域以及附近Pažaislis修道院,并根据需要乘坐缆车和无轨电车系统。
复活教堂:从复活教堂屋顶观景台上欣赏整个市区。波罗地海国家最大的大教堂位于Žaliakalnis(“绿山”)顶部,其锐利线条和高耸摩天楼般垂直度与其他罗马天主教设计不同。这座教堂是在1918年立陶宛独立后的几天草拟设计,在1934年奠基,但二十多年后因苏联占领而停工,最终在2004年才完成建设。在附近Ozeškienės街上建于1937年的福音归正会教堂是复活教堂缩小版,有230英尺高塔微型复制品。
普特温斯基奥街:乘坐缆车下降到Žaliakalnis,然后来到普特温斯基奥街(Putvinskio Street),这里展现了考纳斯特别独有的现代主义风格。在1919至1939年的新城建设中,不同装饰主义、包豪司主义和功能主义租户综合起来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沿着绿树成荫普特温斯基区漫步,就能发现一系列著名地址,其中许多是知名医生、律师及城市官员私人住宅。其中包括MK Čiurlionis艺术博物馆,以纪念画家兼作曲家,同时也是其赞助人的魔鬼收藏展所在地。此外,还有Kaunas Artists House由Vytautas Landsbergis-Žemkalnis于1930年代设计,为阅读室提供阅览空间和表演场地。
阿姆斯特丹学派博物馆:从Putvinskio Street东端开始,一边绕过公园便可找到另一处标志性建筑。这座凸面外墙由Jakub Peras于1928建造,是唯一典型代表阿姆斯特丹学派建筑风格。Arts and Crafts Museum 位于其中1,464平方英尺公寓内,由Karolis Banys及Petras Gaidamavičius建立,让游客跨越门槛体验保存完好的时代内部饰效果。一共五个房间展览,是了解第一共和国生活及两次世界大战乐观情绪的一扇窗户建议预留两个小时观看时间并提前购买门票。
自由大道:穿过马路向西行一个街区即可抵达欧洲最长步行街之一Laisvės(“自由”)大道。大道每一步突显不同的侧面,从新拜占庭的大天使圣迈克尔教堂开始一直到中央邮局结束,都展示了战争期间巧妙融合传统繁荣,如木雕窗户。不妨在路边咖啡馆稍作休息,然后继续经过Kaunas National Drama Theatre、木偶剧院及壮观音乐剧院。而后者建于1892重新重建具有新巴洛克风格。
佩尔库納士之家:离开新的绿树成荫的大道深入老城紧密交织鹅卵石街道。在这里不可错过14世纪哥特式Kaunas Castle及其展示其辉煌历史展览之后选择小路穿梭低层建筑通向河滨,在那里Perkūnas House以红砖外墙立刻脱颖而出。这座房子由汉萨同盟商人15世纪末建立,以雷神Perkūnas命名,而第一家戏剧院则始於1843,此刻Perkūnas House属于耶稣会体育馆,有时还举办演出活动。
帕扎伊希修道院最后搭乘无轨电车沿尼穆诺河东岸前往半岛上的Pažaislis修道院,其历史回溯至1667,是巴洛克理想典范意大利工程师Giovanni Battista Frediani赋予了丰富的大理石内饰,而140幅壁画则由佛罗伦萨艺匠Mikelios Arkangelo Palonio绘制。这是立陶宛最大修道群包含墓穴博物馆酒店餐厅等所有这些东西均被带有远足小径河滩公园围起,每夏季St. Casimir's Sisters 会在此举办Pažaislis Music Festival这是 立国古典音乐盛事将於2024年5月31日至8月25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