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安普顿大学的激情四射赛艇对抗中,牛津与剑桥两校展现了他们悠久而复杂的关系。自1829年以来,这场历史悠久的比赛已经成为年度盛事,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暂停外,此时已是第160届。赛艇竞渡于伦敦西部帕特尼逆流而上至莫特莱克,全长4英里374码(约6779米),每一位选手都以全身心投入的姿态驶向终点。
当被问及牛津和剑桥如何看待彼此,我总会轻描淡写地回答:“无解。”这个“无解”并不带有贬义,它简单又复杂、清晰又暧昧,既有着不可否认的关联,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对立。这段爱恨交加的情感,是几百年传承下来的各种渊源所造就。
尽管爱恨纠葛难以梳理清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现实中对这段关系的演绎: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过。在学术领域和竞技体育场上的较量越来越激烈,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就是每年的赛艇对抗赛。始于1829年的这一年一度之举,在西伦敦泰晤士河上举办,从Puntny到Mortlake,一共6.8公里,让世界各地观众为之瞩目。
2014年的比赛在4月6日举行,标志着第160个庆典,每一位选手都精疲力竭,而最终以牛津队胜出。但截至2014年,剑桥队赢得了81次胜利,比牛津队多三次。而且趣味横生的是,这项运动并非起源于火药气息,而是一场由两个好友之间无意中的玩笑所诞生的活动,那是为了消磨一个阳光明媚的小假期。当时,他们只是想打发时间,却没有想到这将成为一种传统,将持续数百年,并牵动着两个校园的心脏。
正如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样,不知是否也能被视作由爱生恨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