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深处,橙墙黛瓦,鹅卵小路蜿蜒延伸至格桑花海。位于汶川县水磨镇盘龙溪村的“原拾屋语·半山里”民宿,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游客在泡温泉、游泳、品茶、咖啡和爬山中享受大山的宁静与溪水的柔美。车辆沿着曲折的小路行驶,更是曲径通幽,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
这里,是世外桃源——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来自成都的张先生带着家人来到这里放松心情,他们舒适地躺在门前的躺椅上,小孩们则在旁边涂鸦房内挥洒创意,不时传来阵阵你追我赶的脚步声。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原拾屋语·半山里”精品民宿坐落于鹞子山半山腰,海拔1300米,与水磨古镇仅5公里之遥,其距离成都是82公里,是成都2小时经济圈的一部分。这间民宿以其清新幽静的生态环境和舒适悠闲的生活服务著称,为生态康养度假目的地打造了独特魅力。现有两种房型共8间客房,每间配备游泳池、温泉、咖啡厅、娱乐厅及儿童娱乐区等公共区域,将苍翠与美丽融入每一个角落,有清溪可濯,有白云可赏。
“半山里”已成为网红热点之一,而它背后的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在2010年,当地村民廖兵回到故乡后,他敏锐洞察到家乡优质农业资源转化为可持续旅游产业潜力,并通过多方考察确定发展民宿这一方向。他不仅亲自参与土地种植,还带领村民赴城市考察先进管理经验,最终成功筹集资金并投资建设现在这12家高品质民宿。
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当地村民旅游经营意识,也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使整个村庄呈现出蓬勃生机。而廖兵合伙投资45万元修建的“半山里”更是成为新的热门打卡地点。
除了提供住宿,“我们还利用客源整理周边农户宅基地30多户,加速10余家的农家乐提档改造,以及完善各种级别的手工艺品店铺”,廖兵说,这些措施促进了老百姓增收致富,同时安置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并销售他们生产的大量农副产品,如蜂蜜、茶叶和腊肉。
张群芳是一名做服务员工作但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女孩,她对此表示:“能来这里工作既挣钱,又照顾家庭。”而师公建则介绍说,他们重新装修房屋并开设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小楼,即所谓”的建哥农家乐”。这个农家乐吸引了许多避暑旅行者,在那里他们可以享受田园生活并体验本土文化。此外,大量游客购买当地产物,如蜂蜜、小麦酒等,从根本上提升了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据统计,全村194户679人,以务工及特色产业为主,其中有1500亩有机茶园2000余亩中药材种植面积,以及15个特色民宿及避暑休闲农家乐。2019年,该地区实现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9400元,其中旅游业直接贡献14000元,使得该地区逐渐脱离依赖单一工业模式而向多元化经济转变。未来,该地区计划进一步拓展体验项目,如茶马古道探险越野活动等,以丰富游玩内容,并推介本土文化产业资源,为当地经济带动更多增长机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