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低起薪是理性用工的开始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出国留学热的势头不减。而与之相对,在国内一些大型招聘会上,海归已与国内求职者趋同,存在着找工作低起薪的现状。可以说,低起薪并不代表海归的成败,也不能说明海归的未来。对于大多数海归来说,低起薪只是一次发展的开始,可对于有些海归,低薪却可能已成结局。 别慢在就业起跑线上 目前,海归在国内找工作低起薪的情况已不再是少数。究其根源,与孩子家长不够理性的留学选择有关,也与部分中介对留学前景的过于理想化宣传有关。 低起薪与谁有关? 曾在俄罗斯留学的侯一鹏,对于当初为什么留学的回答是:“因为妈妈很多同事的孩子都留学了,有的回来找到了待遇很好的工作,所以我妈觉得留学后工作前景更好。”为了妈妈的面子,侯一鹏高考后选择了自己并不是很感兴趣的俄语专业,前往俄罗斯留学。回国后找到了现在的工作,除去五险一金,他一个月拿着2600元工资。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毕业生如何选择今后的方向是件大事。作为孩子的家长,仅有出国的想法,而没有针对性的规划,未必是一种明智的决策。类似问题,还出现在留学者个人的身上。在中国国际教育展现场,一位学生正在咨询德国留学问题。当被问及为何要留学时,她表示,自己是读经济的,出国能更好地学习知识。但被问到为什么到德国留学,以后如何就业时,她表示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