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专业时,考生们往往会受到一些盲目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的期望、分数线以及经济条件等。专家建议,要想成功被海外院校录取并获得奖学金,就应该像填报高考志愿一样谨慎地选择国外的专业。
选定专业时,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级差策略。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如何避免重复选择相同的专业,并提高录取率呢?专家提供了一条原则:选定专业就像填写高考志愿。首先要有所取舍,确保第一志愿是你最感兴趣和最希望进入大学的专业;第二志愿则是你对该领域感兴趣且努力可以达到要求的大学;第三志愿则是你能否进入该大学,再结合你的梦想中的专业。这一系列申请都应根据澳大利亚大学评估星级来安排,每个申请都应该按照不同的星级排列。如果你是一名预科学生,那么你的预科成绩将决定你的可行性范围,不要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比如如果你的预科成绩只是D等级,你可能不适合申请那些只接受全A甚至A+成绩的大型五星级学院。
此外,留学专家还提醒学生,在咨询和了解新兴行业时,要多问询,也要多关注这些新兴行业未来的走向,这样不仅能够争取更多奖学金支持,而且也能够给学校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为面试加分。
最后,为了避免四种常见错误,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学生不要盲目追求某些看似理想但实际上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如医学。如果没有化学基础,对于文科背景的人来说医学可能是个挑战;同样很多学生因为认为商业课程简单才投入,但读书后发现商业课程覆盖面广,对数学思维要求极高,因此应当基于自己高中成果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不能完全听从父母意见,而应该以个人兴趣作为出发点,因为如果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话,它会影响学习质量和整体生活满意度。
分数线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在选定专业时,有些中国学生遇到“门槛”——即所需最低分数线,但是这种“门槛”的意义是什么?比如新闻或法律相关课程通常设置7分标准,这背后的原因是这些课程强调沟通能力,所以设立这个标准也是为了保证学习质量。而现在,一些澳大利亚高校已经开设了语言强化课程,可以边读书边提升语言水平,这意味着语言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却不可或缺。
对学校政策不够熟悉。为了让学生能在校内找到喜欢的研究方向,大部分国外院校通常是在大一结束前不会进行正式方向划分,而是在大二开始才进行这样划分,所以有足够时间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此外,还有一些双学位项目供大家利用,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