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选题报告撰写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部分研究生对选题报告不重视,认为选题报告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甚至认为今后学位论文的实际撰写可与选题报告无关,因而不能认真对待选题报告的撰写,以致常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选题报告缺乏批判性,导致研究缺乏创新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需要有创新性,或者解决了某一工程实际问题,或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方法。但任何一种创新往往是具有批判性的,是在否定某些现状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否则创新就失去了针对性。可以说,创新就是否定后的一种肯定,创新离不开批判。但某些选题报告对某一领域研究现状分析深度不够,未能充分剖析该领域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批判不足,致使评审专家难以对学位论文潜在的创新点作出准确的评估。 (2)研究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研究目的性不强。 选题报告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批判,研究内容的完成表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选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应当是对现实批判后而得到的合理结论,或者说研究内容应当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否则将会使选题报告形成“答非所问”的不良结构。但某些选题报告在确定研究内容方面随意性较强,主要表现就是缺乏描述研究内容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解决现实问题的前景不明朗,致使评审专家难以明确选题报告所确定研究内容的目的性。 (3)技术路线描述缺乏深入性,导致研究可行性模糊。 由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时间和个人技能水平的限制,学位论文的工作量必须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选题报告中的技术路线是体现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量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技术路线描述了研究生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工具性要素,便于评审专家评估学位论文的研究难度;另一方面,技术路线描述了学位论文研究目标的实现路径,体现了不同研究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评审专家评估学位论文实现预期研究目标的可行性。但某些选题报告技术路线描述肤浅,线条粗略,要么缺乏对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等研究工具的描述,要么缺乏对研究路径的时序描述,要么缺乏对各部分研究内容逻辑关系的结构性描述,致使选题报告对研究生今后学位论文的撰写缺乏指导性和约束性,甚至部分研究生在开题后依然不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 (4)研究现状描述缺乏条理性,导致难以明确当前的研究难点。研究现状描述一方面要系统梳理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状况,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发现当 前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但某些选题报告在研究现状描述方面缺乏条理性,文献总结水平较差,难以洞察出当前存在的研究难点,或者提炼出的研究难点与选题报告研究内容无关。此外,由于文献数量众多,内容繁杂,很多研究生感觉研究现状描述无从谈起,突出表现为两种极端情况:一是感觉文献数量太多,理不清头绪,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目标不明确,文献检索缺乏针对性;二是感觉文献数量太少,找不到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路线不明确,不知道哪方面的资料与本领域相关。 二、关于构建研究生选题报告撰写模式的一些思考 由于在研究生个人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精神性格等主观因素方面,以及在相关研究课题的现有基础、共性认识、成熟程度等客观因素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容易导致在研究生选题报告撰写工作中出现上述问题。为此,本文对选题报告的撰写模式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从选题报告整体结构上来看,选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现状、创新点等要素。选题报告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的。 1.关于选题报告的创新点论证模式 创新点是推动选题报告撰写的原动力,选题报告需要充分论证其研究工作的原创性;而创新点又来自于实际需求,来自于某一专业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因此,应当首先从某专业研究背景入手,从中提炼出该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领域难题提出选题报告的相关研究内容;最后,再针对研究内容,开展深入的研究现状分析工作,通过分析来论证选题报告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三、在研究生选题报告撰写过程中应当避免的一些不良意识 创新性是选题报告中的重要元素,在选题报告中通常会描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工具、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等新概念。由于我们难以回避旧的惯性思维模式,这就为我们理解这些新概念带来了一些阻力。为了便于评审专家在短时间内认可这些新概念,研究生在选题报告撰写过程中应当避免如下一些不良意识。 (1)避免“想当然”的狭隘意识。由于研究生长期思考某一问题,其对某些新概念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因此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其他人也会认可这些新概念,不注重描述选题报告研究内容与已有研究成果的继承关系。尽管选题报告篇幅有限,但仍要不惜笔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以体现选题报告研究内容是在这些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概念对评审专家已有知识体系的冲击。 (2)避免盲目追求新概念的攀比意识。创新性是学位论文的生命线,但盲目追求创新性,不关注实质问题的挖掘,只关注新叫法的提出,这将会使创新流于形式,使所谓的创新华而不实。在选题报告撰写过程中,解决问题是根本,创新性只是解决问题的副产品,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3)避免惧怕批评的恐惧意识。选题报告存在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问题严重选题报告被否定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但不能因此而惧怕评审专家的批评建议,研究生需要对评审专家的批评有正确的态度。研究生要吸纳专家合理的建议,为今后学位论文的正式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