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历史的见证者与城市的桥梁
朝阳门,元时称齐化门,以其粮仓丰富,被誉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它与崇文门相似,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19.2米;楼台通高32米;箭楼则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25米。作为古代京城交通要道,它在1915年被拆除,一直到1956年的彻底消失,如今只留下记忆和故事。
交通
地铁:北京地铁2号线、6号线 朝阳门站
公交:朝阳门外—75路、101路电车、109路电车、110路、112路电车、420路、650路
朝阳门内—101路电车、109路电车、110路、112路电车、420路、高架58 路、高架650 路
朝阳门南—44 路特2 路特12 路
快速公交:二号线(朝阳门——杨闸)和支线(朝陽門——武夷花園)始发站
景点位置:
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1号
历史发展:
元至清,对于这座名为齐化或光熙的城墙边界上的一座重要关口,无一例外地予以重视。在建造新都之初,即便是忽必烈也将其纳入了他的建筑蓝图中,将“筑新城”、“分十一门”之一的“东之右曰齐化”,即今天我们所说的朝阳门。这座曾经简陋的小小土墙,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演变成了一道坚固的大墙,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状从单体建筑转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这个地方最先被攻破,而在接下来的世纪中,这里的建筑遭受了不少损害,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彻底消失。1956年的拆除公告声称,因为年久失修,有安全隐患,但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无法挽救这一文化遗产,只能目睹它逐渐消逝。
现状:
1978年原址上建立了立交桥,现在这里是一片繁忙的地段,每天有无数人穿梭而过。一圈圈环形公路上的立交桥如同当年的城墙,让人们回想起那个时代。而那些曾经存放在此处的小商品经济现在已不再存在,而是换成了现代都市文化中的各色彩虹般多样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