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留学笔记19岁学生三年的美国南部小镇生活体验

公派留学笔记:19岁学生三年的美国南方小镇生活体验

在我19岁那年,我有幸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来到美国南方的一个叫做“佛系”的小镇。这里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和自然美景。我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意外的报价,这份意外让我踏上了前往这个美丽小镇的旅程。

三年后,我离开了这个充满温馨与浪漫的地方,去新英格兰地区继续我的学业。在离开的时候,正值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我不得不匆忙离去。我回来听新闻时,发现这片土地几乎被称作“川普党”、“反智运动”的代名词。这让我对曾经的学校产生了一丝遗憾,但也释然了,因为我明白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在北京学习的小伙伴们总是说,“美国之南”似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仅地理上不同,更是文化、习俗上有着显著差异。我读过AP Lit课程时,那些由美国南方作家写成的小说,如《颜色蓝》、《声音与狂暴》、《哈克贝利·芬》,这些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地女性的地位以及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在这里,每个人都很注重传统和家庭责任。四口之家是常见现象,父亲通常都是医生,而母亲则负责带孩子和管理家务事宜。婚龄早是一种普遍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听到21岁结婚一年的女生被称为“太太”。这种氛围让我感到既惊讶又好奇,同时也让人思考我们自己社会中是否存在相似的现象。

我们的学校以走读生为主,是因为距离市中心较近,所以很多学生选择步行或骑车而非住校。这使得我们受到当地风情影响颇深,也交到了许多当地朋友。在这里,“佛系”的人群占据多数,他们热爱生活,不追求物质享受,只希望简单快乐。

自然环境也是这一地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秋天树叶变黄到冬日夕阳,再到春天花开盛放,每个季节都给予了我们不同的惊喜。而那些松鼠、鸟儿、兔子和躲藏在草丛中的鹿,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生命力的气息。

虽然我没能参加Freshman Trip或Senior Trip,但作为12年级学生导师,我参与了最新一年级生的Freshman Trip。那三天是我本赛季最难忘的一次户外活动经历。我还记得从山清水秀低矮悬崖边跳入水中,以及学会生火、用植物编织绳子等技能。当夜晚,在帐篷里发抖醒来,又看到鞋子冻硬的情景,却还是觉得非常浪漫,不愿再享受任何东西。

我室友,她男朋友来自当地,她描述他们一起回家的场景,让我羡慕极了。她提及他带她去了乡下,小屋里养牛羊,还一起打猎,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叹无比。如果不是疫情,我们可能会更多次体验这样的纯净生活。但即便如此,那里的慢节奏、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仍旧吸引着我,即便是在繁忙城市中也不乏此类宁静空间寻找者。

人们在这里没有野心,却拥有闪耀眼睛;他们将教育视为终身的事业,而非短期职业目标。在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竞争激烈的考试排名榜,只有一片片绿色的田野,一条条蜿蜒的小溪,以及悠闲自得的人们。我看到了另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人类经验——一种单纯且诗意至上的存在方式,它触动着我的内心世界,为我的高中三年增添了一抹特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