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三代横空出世 十五六岁掀起英国留学中介收费风波在社会引发关注

俞越,一个16岁的少年,他是“未来企业家社会责任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在2009年国际家族企业论坛上,他站在讲台前,声音不疾不徐,但偶尔颤音透露出他青涩的年龄。他的外公茅理翔,是方太厨具创始人、宁波家业长青学校创始人,这位成功实现一代二代交的人,现在思考的问题,不仅是民企能否顺利过渡,更是如何让新一代接班人的问题。如今,“新一代”已经扩展到高中生,他们被设计成在国内接受教育,然后进入欧美排名靠前的大学,如常青藤联盟学校毕业后再回到中国。

但这条路对很多孩子来说并不平坦。2005年,一位中国企业家将儿子送往新西兰大学,但三年后发现儿子沉迷电脑游戏,在学校被边缘化,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和工作热情。这就是知识准备不足和放养教育带来的结果。

泽邸教育首席学术官周立伟认为,父母往往以为花钱就能买到教育,但实际上没有磨难的知识准备,大多数孩子会陷入富二代攀比的怪圈,被边缘化。他提倡的是“为了留学而留学”,误导了孩子们。

周俊和周立伟一起创办了一家专门为企业家子女提供精英教育的小公司,每年只招20名学生,最长服务期限4~5年,目标是将他们送入美国读大学(最理想的是常青藤联盟学校)。这个梦想来源于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哈佛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合作CEO班工作经历。“CEO们聊得最多的话题,从我以前采访的经验,是政府关系、生意、孩子。” “孩子是第一位的。”

这些忙碌的事业CEO们,并不避讳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担忧。这几乎是摆在所有企业家的最大问题。一位CEO甚至说,如果不能去美国前30名学校接受教育,那么他的工作毫无意义,他甚至考虑退出江湖。

周俊分析,大多数企业家存在“跟风”和“比较”心理,这促使他们决定送子女出国留学;出国留学能够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独立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家长而言吸引力很大。“开始是我父母决定,我慢慢想清楚自己的未来,要出去读书。”邓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这样的心路历程也是大多数富二代甚至富三代出国留学的心路历程。但谁应该什么时候去哪里读书?如何打基础?这是事关未来传承关键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分析这些15岁左右的孩子们具备哪些条件,还有哪些需要解决?

“我认识的一位CEO,在聊天的时候很直接地说,如果你的家庭背景不是特别好,你可能无法进入高质量私校或公立校。你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比如通过成绩或者竞赛。” 周立伟说,“你可以选择参加奥林匹克竞赛或者其他任何事情,只要它能够帮助你证明自己。”

因此,他们试图找到一条路径,让这些孩子去除他们的问题,放大优点,为将来的交打下基础。而对于那些缺乏坚持力和沟通力的叛逆青年来说,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它关系到整个家族业务继承人的未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