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斯陆大学的风华年华追逐知识的无尽旅程

在追逐知识的奥斯陆大学:时间的选择与文化的融合

很多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海外学习和工作越久越好。实际上,如果孩子们的目标是移民到海外,长时间出国确实没有问题。但如果他们计划回国发展,那么出国时间不能太早,留学也不应该太长。中国的人文环境、习俗以及行为方式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在国外生活得久了,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对国内的事物反而感到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海归职员,他们对许多事情不满或不屑,而同事或客户看待他们时,也觉得他们格格不入,有一种“不懂还装清高”的感觉。这种理解上的不一致,就是那些在国外待得太久,却难以融入中国文化表现出的结果。这种态度下的海归,在团队合作和客户服务方面都会相对较弱。

另外,中国与西方市场运作完全不同,在国外越久,国内需要的职场能力反而会下降。中国市场有着西方人无法想象的情形——竞争激烈、客户习惯复杂、人际关系模式独特,以及管理方式和游戏规则截然不同。千万不要以为,在西方学习过或工作过就更有能力。例如欧洲留学,就很多留学生毕业后总希望先在那里工作或实习一段时间再回国求职。但欧洲国家喜欢一切按部就班,不愿意处理突发事件。而且,他们非常强调休息权和假期权,加班成为罕见的事情。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留学生,一些回国后无法跟上职场节奏,不但业绩不好,还可能产生抱怨。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出国太早或者留学太久的人,将失去成功所需的人脉网络。在实际竞争中,没有哪个名牌大学文凭能比起良好人脉网络重要。在建立朋友圈子的最佳时机,是在国内读书的时候。如果孩子们很早就出去了,与国内友情圈子就会变得小巧。一年两年的 留学也许可以收获颇丰;如果是在一个华人的少数学校城市里努力,即使只是短暂的一段日子也是值得珍贵。而如果是扎堆于众多中国学生之中的学校,则即使四年也难以获得大的提升或改变。

对于未来打算回到祖籍地发展的小伙伴们,最好的策略不是为了“融入”而是要“熟悉”西方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经验避免造成前途上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学习环境放在名字声望之前,以便让我们的投资能够得到切实可行的回报。

因此,让我们在追逐知识这条道路上做出明智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成果,还要思考如何将这个过程转化为个人成长,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还是家乡的小巷,都能心无旁骛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