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成为了海外留学的学子与国内家人联系的主要方式。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微信,并利用它将黑手伸向了留学家庭。20岁女生露露(化名)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她在德国留学时,怎么也没想到,骗子竟然会盗取她的微信账号,并利用她的微信,从她国内的家人手中骗走了16万元。
接到一条转账16万元的信息,让她无法想象的是,她的微信账号却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盗了。3月15日那天中午,她父亲收到了“她的”一条信息,让给国内的一个农行账户转16万元。微信中的“露露”称,一位中国籍导师家的亲戚得重病急需交手术预付款,因此托她找家人从国内把钱打到导师弟弟卡里的“导师”已经给了她一万欧元现金,周末就能将钱汇回国内,这是为了避免外汇兑换产生的手续费。
因为这两天也正好向家里要钱,没有想到骗子就在这时候冒充我和家里聊天,真是天衣无缝。”露露说,她父亲很快就将钱打到了“导师”弟弟卡里。汇完钱后,父亲给她发了条信息,这时父女俩才恍然大悟。露卢说,骗子全程都是和她家人用文字聊天,没有语音,所以家人才相信以为真。“骗子说手机摔了,这其实是为避免语音聊天做铺垫。”
由于使用的是她的微信账号和她家人聊天,却没有留下任何聊天记录。她还是在父亲那里拿到的聊天记录。在记者的看到,在这些记录上显示出了骗子的农行卡号和手机号,以及手机号所对应的人名——"王彬”。记者发现,该手机号是一个深圳号码,但目前已无法拨通。
当谈及此事时,露卢非常懊悔:“如果我换了一张新手机卡,那么只要我爸妈给我打个电话,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身处德国之中,为何仍旧遭遇到密码被盗的问题呢?突然间,她回忆起,在事件前一日,有同学通过QQ发送一个链接问是否认识照片上的某个人。当点开链接后,因为不认识这个人的面孔,当再次尝试与同学沟通时,只发现对方已不再我的朋友列表内。此刻,她意识到自己的QQ与微信密码相同,而问题可能出现在那个奇怪链接上。这可能是植入木马程序的一种形式。她已经要求母亲前往警局报案,以寻求解决之道。
最终,由于未能及时更换或更新密码以及忽视安全性问题,使得这样的诈骗能够成功进行。这件事情提醒我们,无论多么现代化、便捷化,我们都必须始终保持警惕,不仅仅是在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更应该培养一种健康、谨慎的心态去处理各种社交媒体上的交流,以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而对于那些涉嫌诈骗活动的人来说,他们采用伪装身份甚至技术手段来欺哄无辜,是绝对不能容忍且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一种行为。如果你有任何疑虑或可疑情况,请务必尽快采取行动并告知相关部门,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