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里的英语方言热潮:美国,一个欢迎移民的国家,其宽松的政策吸引了众多有才华的人才。从读书到工作,这个国家的大门向优秀人才敞开。因此,在许多高科技行业外国人占据相当比例,而学校更是如此。在那里,你不太可能听到纯正的美式英语或英国口音,而是听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们的各种口音英语。这时,你可能会迷惑自己到底身处何方。
2、城市交通中的安静守则:在美国,人们开车非常安静,因为按喇叭被视为不礼貌。在初来乍到的你中,有人会发现这里似乎每个人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偶尔遇到不守规矩者,他们通常会遭受严重惩罚。遵守交通法规,不仅为了安全,也为了道路畅通,它绝非出于怕罚款。大家都遵守了,所以也就无需按喇叭,同时也减少了噪音。
3、新闻报道中的局限性:我的朋友们曾经对中国发生的大事极感兴趣。但现在,在美国,每天早上的电视新闻节目几乎只播报当地天气和交通状况。如果发生八级地震,新闻摘要也只有五分之一那么长,没有深入报道。这样的宁静与世隔绝,让刚来美国的人感到十分陌生。
4、大半夜看春晚:如果想要同步观看中国春晚,那么你需要忍饥挨饿起床很早。你知道吗?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就是西部时间清晨四点钟。
5、街道上的行人稀缺:除了几个大城市中心区,一般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身影。我常听新来的朋友问:“为什么街上这么少有人?”这是因为平均每个人拥有1.5辆汽车,因此出门开车成了一种习惯,即使要去的地方距离很近。尽管这样看似方便,但这增加了肥胖症风险哦。
6、高楼前的停车场建设先行:在美国盖房子之前,人们往往先建造停车场,即使地下基坑还未打好。而且,这些停车场占地面积比房屋本身要大得多,而且设计得非常精致。你可以理解这个道理,在没有汽车可用的社会里,没有停车场怎么生活呢?
7、价格标签上的小数位诡计:商品明明应该是00元,但价格标签却写着9.99元。这一消费心理战术在美国已是老生常谈。由于顾客只关心数字前面的部分,而且不习惯四舍五入,而999看起来比1000少一位数,更容易接受这一点。
8、乡村地区没有“村庄”概念:如果你有机会访问美国乡村地区体验那里的新鲜空气,那是个很好的想法。不过,如果你期待探访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你可能会失望。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形成集体居住空间,农民们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生活,从不聚居形成村落。此外,由于机械化 farming 的普及,一家人就能管理一片土地,从而消除了城乡差异,使城乡生活质量相同。
9、驾驶中给行人让路:相反于我们所熟知的人让自家的做法,在美國開車時,要給行人的空间讓步。一旦出了事故,责任永远归咎于司机。而且,无论是否存在红绿灯,都必须优先保证行人的安全和权利,以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安全和尊重对方的一切权利和自由。此外,对待他人的尊重也是驾驶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手势或者动作问题,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10、高铁网络缺失与火车功能转变:相较之下,由于高速公路网络发达,以及运输需求变化之故 美国并没有发展出如同中国一样覆盖全国范围内的高速铁路网;而火车主要用于货物运输以及旅游目的列车服务,而不是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因此普通公众对于坐火車进行日常旅行并不寻求这样的方式选择,如此他们倾向于是飞机或私家汽车等更加快捷灵活的方式进行短途旅行,并将长途旅程交由飞机解决。当需要办事时,则通过飞机快速移动至目的地点,以此来满足不同需求。但总体来说,大多数居民依然采用的是私家轿乘形式前往各个目的地。而对于那些希望享受到现代化铁路服务及舒适性质火 车旅行的人群来说,只能选择特定的旅游线路才能实现这些愿望。但这种情况下旅客数量自然就会显著减少,与其他国家的情况形成对比,是因素复杂影响结果的一个例证。在很多方面,这些都是关于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需求的问题,并涉及到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考量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