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里的英语多元风情:美国,一个欢迎移民的国家,其宽松的政策吸引了众多有才华的人才。从读书到工作,这个国家的大门向优秀人才敞开。因此,在许多高科技行业外国人占据重要地位,而学校更是如此。别以为四处都是纯正美语或英国口音的外国人,实际上,你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们用各种口音交流。这时,你可能会怀疑自己到底在哪里呢。
2、道路上的安静礼仪:美国人的驾驶习惯非常安静,不轻易按喇叭,被视为不礼貌。在初来乍到的你眼中,这里似乎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是一幅模范之景。而偶尔有些不守规矩者,也将遭受严厉惩罚。其实,这些规则是为了安全和道路畅通而设立的,并非出于害怕被罚款大家都遵守,所以自然也不需要频繁使用喇叭,同时也减少了噪音污染。
3、新闻报道中的本土关注点:我一些朋友在中国时对国际大事十分关心,但自迁至美国,每天打开电视看新闻节目,只能看到当地天气、交通事故等内容,即使发生重大事件,也只会有简短提及,而没有深入跟踪报道。这份宁静与世隔绝,让很多新来的朋友感到不适应。
4、大早起看春晚:要想同步观看中国春晚,就必须牺牲休息时间,提前起来。大概北京时间八点播出,就是西部时间清晨四点钟左右。此举让远离家乡的留学生们不得不面对长途跨越时差的情境。
5、街道上的独特生活方式:除了几个大城市中心区域以外,大街上行人稀少。我经常听刚来美国的朋友惊讶地说:“怎么这里竟然这么冷清啊?”这是因为平均每个人拥有两辆以上汽车,从而养成了开车即便去附近的地方也是必然选择的情况虽然方便但增加肥胖风险也在所难免哦。
6、高楼前的停车场先行建设:盖房之前,美国人首先修建停车场,以确保足够的停放空间,而且这些停车场往往比房屋还要占据面积且设计得既美观又实用。你可以理解这个做法,在一个依赖汽车生活的大环境中,没有足够空间存放汽车简直无法想象日常如何过?
7、小数点后面的心理游戏:商品价格通常写作99.99美元,即使原价是100美元。但这种消费心理战术已成为美国的一种传统。在这里消费者只关心小数点前的数字,对四舍五入并不习惯,因为999看起来比1000少一位数,因此更加容易接受这样的价格展示策略。
8、“村庄”的消失与农耕新时代:如果你有机会走访美国乡村体验那里的清新的空气,那真是个好主意。如果你期待探访“村庄”,可能就要失望了。在那里,一家农户通常管理着整个农田,由于机械化水平高,他们甚至都不住在一起形成聚落。从家庭生活质量角度来讲,无论城乡区别皆为零。
9、交织于路途中的尊重与谨慎——给行人的让步: 美国驾驶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在交汇处总是让行人通过。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司机永远承担责任这一事实强调了这项规定对于保障安全至关重要性。这一点对于那些曾经习惯人们让道给车辆的人来说是一次文化转变过程中需要逐渐适应的事物挑战。
10、高铁未现身——火车转型为旅客专列: 美国并无高速铁路网络,更不要说一般用于运输乘客的地铁线路。不过火车仍旧扮演拉货和旅游服务两个角色由于高速公路发达,使得用于货运的地面火車数量锐减。而那些以旅游目的搭载游客的地面火車线路同样极其有限,它们提供的是豪华级服务环境用户若需进行近距离旅行,则几乎全部采取飞机;较远距离访问则更倾向选择坐飞机这两种方式很少有人选择坐火车作为主要交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