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留美潮流中,家庭寄宿学校的兴起是对孩子成长期心理和感情需求忽视的体现。这一趋势背后,是家长因“体制依赖症”而形成的一种盲目竞争。这些家长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对此体制失去信心,就急切地寻找替代方案,甚至将孩子送往美国的寄宿高中,以求解脱。
然而,真正重要的教育发生在家庭中。在传统社会,家学渊源被看作是赞誉一个人学问深厚的方式。虽然现代西方国家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但家庭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美国,一些超级富翁会聘请优秀教师为子女提供个性化教育。
最近十几年里,美国家庭学校的流行迅速增长,从1975年的1万至1.5万名学生增加到现在的大约200万名学生,这几乎占到了寄宿学校总数三分之一。这种趋势受到宗教保守主义者和对现有教育体系不满的人士推动,他们选择在家进行非正式教学。
研究表明,从家庭学校毕业的学生考试成绩可能略高于公立学校生,而且他们行为更加健康。但这并不能证明家庭学校优越,因为这些孩子通常来自经济较好、资源充足的家庭。此外,由于家族背景等多重变量,不同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尽管如此,随着现代社会多元化和经济发展,加上父母自身知识水平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能够自主管理子女之教育需求,因此家庭学校成为一个难以阻挡的事实。而且随着网络学习平台日益完善,为解决私人教师成本高的问题也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让远程课程更易于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