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至1076万,面对疫情的影响和工作岗位减少,如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国家政策又是如何支持他们的?《新闻周刊》深入探讨了毕业季的就业难题。我们将揭开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普通大学学生面临的困境,以及政府、教育机构以及企业如何协同应对这一挑战。
在华中师范大学,2018级中文文学公费师范本科生谷雨竹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表演讲,她回顾了与疫情共度过四年的时光,以及她即将踏上教授中学语文之路的心理准备。她强调,虽然疫情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但也促使我们更加珍惜面对面的交流和肢体互动。
对于普通大学学生而言,他们在求学期间往往会选择职业技术学院或其他类型学校,这些学校提供实习机会和专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学生更快融入职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杨勇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通过实习获得了转正机会,并希望通过稳定的工作为家庭带来改变。
作家黄灯指出,即便是非名校背景下的学生,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学位来衡量。他认为,在这个特殊时期,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年轻人,都应该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不是逃避求职压力。
为了应对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已经提前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考取学生干部、专业证书等,以增加自身市场竞争力。在招聘会上,如深圳南山区举行的一次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领导组织的人才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创造了一线就业机遇。而企业方面,则越来越注重综合评估候选人的经验、专业技能和能力等因素,以确保人才匹配需求。
尽管存在一些裂痕,即求职者之间寻找合适岗位之间存在落差,但黄老师认为,这种情况也是自然发生,不是一夜之间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宽容、公平地给予每个人机会,同时鼓励青年们勇敢地去寻找工作,不要逃避现实。此外,与经济形势紧密相关的是企业经营状况,当疫情影响到生产经营时,对吸纳新员工也有所限制,因此,就业问题也需要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思考与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