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美食挑战在巴斯大学中
在巴斯大学,中国学生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中国菜以其繁复的手艺和精细的口味著称,但这也意味着它与其他国家的料理相比显得格外独特。然而,这种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同样给留学生带来了挑战。在国外无法享受到熟悉的味道,许多人感到不适应。
学校提供自助餐,虽然价格不菲但选择范围广泛。在英国,每所大学和一些大型中学都设有自助餐厅,它们提供早、中、晚餐服务。这种模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来选择。但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一天5到10英镑(约合人民币65至130元)的饭费仍然有些高昂。此外,英国肉类往往干硬如木柴,而蔬菜则生长得笨重无味,再加上烹饪方法主要是煮或凉拌,使得饭菜缺乏诱惑力。
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小时时间吃午饭,而学校更是在排课表时几乎忽视了午餐时间,因此英国人的午餐通常很简单。肯德基、汉堡王以及炸鱼薯条店成为了他们日常光顾的地方,大概需要5至10英镑就能解决问题。在校园内,不少同学会站在街头津津有味地吃三明治或烤土豆,只需两三英镑即可解决肚子问题。
记者的一位朋友刚开始对伦敦赞不绝口:“这里真的太好了,我可以每次去麦当劳都不用排队,还能享受到巨无霸套餐和中式炒青菜一并购买。”然而没过两个月,他便抱怨起来:“我吃坏了,我吃坏了,一定要回家再也不吃了。”
住在寄宿家庭中的包餐制虽然方便练习英语,但也意味着每周额外收费30英镑左右。这包括周一到周五早晚餐,以及周末全天三顿。尽管如此,传统上的早晨食品非常丰盛,从果汁到牛奶,从玉米片到水果,都被认为是最引以为豪的事物。不过现在很多家庭只剩下最基本几样东西。
正宗西式正餐包括烤鸡肉或者煎牛排、烂青豆或胡萝卜等,以及主食如土豆泥或者面包。一旦离开这些标准化的饮食结构,即使是一些最基础的小零嘴,也变得难以接受,有些甚至连这个都做不到,更谈何甜点?
交钱却未必填满肚子,这其中原因众多,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小留学生尤其如此,他们可能会委托中介机构帮助联系住宿。这时候,要特别注意中介机构、学校及寄宿家庭之间费用与职责的问题,以免付出冤枉花费。
自己动手做饭既实惠又可口,不过,在国外生活时掌握厨艺也是个挑战。你必须告诉你的房东你打算开火,因为有的房东讨厌油烟,所以可能禁止你炒菜。而且,不管住哪里,都要学会如何处理油烟,因为火警探测器非常敏感。如果没有抽油烟机,那么确保通风是个必要条件;否则,当消防员来访签字,你将感到尴尬。
超市遍布各处,而且规模庞大,从日用品到食品应有尽有。但由于物价普遍较高,所以超市商品并不便宜。普通蔬菜包括西红柿、土豆、高丽菜等,而茄子一个售价1英镑,小盒几十根豆角近2英镰。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适应这里的饮食环境,并培养出符合个人口味风格。不论是在超市还是露天市场里寻找原料,比起单独一人买完毕,可选性更多,同时价格也更为友好。
最后,与人共享伙食既温暖又实惠,无疑是最佳方案。当疲惫之余能品尝久违的情怀佳肴,那份幸福感足以抵消所有困扰。